凤仙花花萼数目(凤仙花有几个花瓣)
...花朵大小、雄蕊数目、雌蕊数目、花萼数目。
1、一年生草本。茎直立,株高30-80厘米不等,茎肥厚多汁而光滑,节部膨大,呈绿色或深褐色。茎色与花色相关。叶互生,狭披针形,边缘有细锯齿。花单朵或数朵簇生叶腋,萼片3枚,侧面两枚较小,后面一枚大,向外延伸成距。花瓣5枚,有两对合生,似3片,或重瓣,有白、粉、红、紫或杂色,有时花瓣有条纹和斑点。花期6-10月。蒴果尖卵形,种子圆形,黄褐色,成熟时易自行爆裂。
2、多年生草本。株高可达100厘米~150厘米,根茎肥大;茎叶具白粉,叶片阔椭圆形。总状花序顶生,花径可达20厘米,花瓣直伸,具4枚瓣化雄蕊,花色有乳白、黄、桔红、粉红、大红至紫红。花期6月~10月(北方)。
3、美人蕉为美人蕉科多年生宿根草本花卉,高可达1米。根茎横卧而肥大。地上茎肉质,不分枝。叶互生,宽大,长椭圆状披针形。总状花序自茎顶抽出。6月~10月陆续开花。花大,有5枚瓣状退化雄蕊,其中3枚较大,颜色有鲜红、鲜红镶金边、橙黄或有橘红斑点,是主要观赏部分。盛夏之时,开得颇为漂亮的草花要数美人蕉了,她亭亭玉立的,姿态极惹人喜爱,特别是她碧绿的叶片,红红的花朵,更是醉牵行人衣。
韭菜花多少花萼
1、韭花又名韭菜花,是秋天里韭白上生出的白色花簇。韭菜花,简称韭花,也叫韭苔。关于韭菜的吃法有以下几种。
2、一种是春韭,即杜甫《赠卫八处士》诗所说的“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中的“春韭”。韭菜为春天头茬最好吃,及至夏天各种菜蔬上市,韭菜自然成了等下之物,所以农村有“六月臭韭菜”之说。第二种为韭黄,冬季培育的韭菜,颜色浅黄,嫩而味美。宋人最爱食用这种菜,黄庭坚诗中有“韭菜照春盘,菰白媚秋菜”句,王千秋《点绛唇·春日》词还说:“韭黄犹短,玉指呵寒剪。”寒冬里剪韭黄的辛酸在诗人的笔下转换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韭黄在今天仍然是冬季里的常见菜,只不过人们多不细究,往往与蒜苗混为一谈。第三种是韭白,又称韭苔,即韭菜的茎,嫩时可炒吃。第四种就是韭花。
3、花的最外一轮叶状构造称为花萼。花萼通常为绿色,可大可小,包在花蕾外面,起保护花蕾的作用。花萼由若干片萼片组成,萼片有分离和结合两种情况。在多数植物中,花萼随花冠一起枯萎并脱落,但也有一些植物的花萼在花冠枯萎后并不脱落,反而随同子房一起,如石榴,茄子的花萼即不脱落,并随同果实一起长大,一直留存在果实上。在某些植物的花萼外,还有一轮绿色叶状的萼片,成为副萼,如棉花,蛇莓的花萼外即有一轮副萼,棉花的副萼比花萼还明显。
4、花萼是一朵花中所有萼片的总称,包被在花的最外层。萼片一般呈绿色的叶片状,其形态和构造与叶片相似。
5、花萼,植物花冠外面的绿色被片,它在花朵尚未开放时,起着保护花蕾的作用。花开后,则退化至花的下方,花萼是花的组成部分之一,由若干萼片组成,包在花瓣外面,花开时托着花冠。花萼是一朵花中所有萼片(sepal)的总称,包被在花的最外层。萼片多为绿色而相对较厚的叶状体,内含稍分枝的维管组织与丰富的绿色薄壁细胞,但很少有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的分化。在有的植物中,花萼可能特化成大而有鲜艳颜色的瓣状萼(类似花瓣),如乌头、白头翁。委陵菜、草莓、棉等的花除花萼外,外面还有一轮绿色的瓣片,称副萼(accessory calyx),相当于花的苞片。
6、花萼萼片数目往往因科、属不同而异。萼片多为绿色,呈叶片状,其结构是由含叶绿体的薄壁细胞组成,所以萼片是一变态叶。有的植物花萼大而具彩色,有利于昆虫传粉,如铁线莲;有的植物花萼之外还有一轮绿色瓣片,叫副萼,如棉。一朵花的萼片各自分离,称离萼,如白菜花;彼此联合的称合萼,如丁香花。通常在花开放后萼片脱落,但有些植物花开过后萼片不脱落,直存到果实成熟,叫宿存萼,如蕃茄、柿、茄等。宿存萼有保护幼果的功能。蒲公英的萼片变成毛状,叫冠毛,有助于果实和种子的散布。有的植物花萼的一边引伸成短小管状突起,叫做距,如凤仙花、旱金莲等植物的花就有距。
7、有各种形状和颜色,凋谢后结成果实,萼在花瓣下部的一圈
8、叶状绿色小片,如花萼、萼片、萼跗、萼绿君等。在花的最外面,对花的其它部分起保护作用。可分成几个萼片,在形状和构造上十分近似叶子或苞片,在形态学上,把花萼视为一种变形的叶子。萼片一般成轮状排列,便有些原始科,例如毛茛科为螺旋排列。
凤仙花的萼片、花瓣、雌蕊有几片
1、四个花瓣、四个萼片、六个雄蕊、两个雌蕊。
2、凤仙花又称为指甲花,仙花科凤仙花属植物。民间常用其花及叶染指甲,茎及种子入药,茎有祛风湿、活血、止痛之效。因其花头、翅、尾、足俱翘然如凤状,故又名金凤花。
3、完整的凤仙花植株应该包括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等六大器官。其实只要你知道它是被子植物(也叫绿色开花植物),在完整的植株上就能找到以上这六种器官。但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绿色开花植物的植株都具有这六大器官,因为在营养器官生长期就不具备完整的六种器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