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平吊炉烧饼(烧饼吊炉)
博平马蹄烧饼哪家正宗
东昌府羊汤馆。博平马蹄烧饼是山东省博平县程庄的地方传统名吃,当地人叫博平烧饼或吊炉烧饼,东昌府羊汤馆最正宗。师傅先把烧饼一个一个地擀出来,巴掌般大小的椭圆形,两头有点像贡多拉一样地翘起来,然后在表面刷一层油撒上芝麻。博平烧饼颜色金黄,外酥内嫩,味香口甜,风格独特。
博平马蹄烧饼是哪里的
博平马蹄烧饼是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县博平镇的特产。博平程庄的“马蹄烧饼”,当地人叫博平烧饼或吊炉烧饼。博平烧饼颜色金黄,外酥内嫩,味香口甜,风格独特。因形如马蹄,故名“马蹄烧饼”,是聊城市特有的名吃。
博平马蹄烧饼是博平特有的名吃,宴宾馈赠佳品,原1空军中将傅瑞瑗1990年回乡探亲时,离家五十多年的耄耄老人专门让人买来“马蹄烧饼”,品味一下年青时家乡留给自己的特殊的味道。
制作烧饼的主要原料有面粉、芝麻、糖稀、食用碱、食油等。制作方法是先将糖稀在锅里成金红色,加水稀释盛在碗里备用。将发面和死面按比例兑好,做成面饼,轧成长条,搓瓤抹油捏褶,_起来,用死面做皮包起来,沾上糖稀、芝麻、用手捏成中间薄周围厚的迭边圆饼,放在特制的“吊炉”里。下面木柴烙,上面木柴烤,烧饼呈金黄色即成。吃起来外酥脆香甜,内松软可口。因发面死面掺和的原因吧,烧饼有一种特殊的香味。饼子通常都是是放在炉子上边烤的,与其它烧饼制作的不同处是,在博平却是把炉子吊在上边来烤下边的烧饼,就透着点怪异。这个汽油桶般的炉子就是用来做吊炉烧饼的,外观跟现在街头架在三轮车上卖烤白薯的炉子几乎一模一样:在桶的上盖中间开一个直径大约30多公分的圆孔,里边用白泥搪出橄榄形的炉膛,上口收得跟桶的圆孔一般大,炉膛的壁抹得非常光滑,把几根螺纹钢从下边横着穿过桶就成了炉篦子,用来架焦炭并保持通风,桶的底部开有一个很小的炉门。
师傅先把烧饼一个一个地擀出来,巴掌般大小的椭圆形,两头有点像贡多拉一样地翘起来,然后在表面刷一层油撒上芝麻,做得20来个烧饼后,师傅就把袖子掳起来,光着大半截膀子,在烧饼底部刷上水,用手托着轻轻地“嘿”一声,飞快地伸进炉子里,把烧饼贴在炉膛上,从下到上贴满了就盖好炉盖,10多分钟就好了,不知道为什么,这时可是用火钳把烧饼一个一个夹出来的。出炉的烧饼个个金黄色的透着诱人的清香,烧饼贴着炉膛的那个部位微微焦黄,嚼头和香味格外爽,两头翘起来的边像匹萨的圆边边一样比较厚,吃起来挺肉头的。吊炉烧饼的妙处在于出炉就得吃,一边烫得直吹气一边狼吞虎咽地吃,才能领会其真谛。
你吃过哪些好吃的烧饼
最近,西安有一家椒盐锅盔店人气挺火爆,10元6个,5元3个,天天排队,吃过一次,味道确实不错,老板是湖北开宝马的美女。另外,就是湖北荆州锅盔也不错,西安西八里有一家的,也是湖北人开的,比某甘的要良心多了,特别是梅菜馅的。
“中国有多少个地方,就有多少种烧饼。”
烧饼是汉代传入中原的,一直流传到现在,据统计全国有100多种烧饼,可以说中国有多少地方就有多少种烧饼,有些地区的烧饼更是全国闻名。
为什么烧饼近2000年来一直在中国人的饮食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
在古代,烧饼一直是一种军用食品,干燥易保存,长久不变质,热量高顶饱,有盐有味,有的还有馅,特别适合长途作战携带。
记忆最深的莫过于看《水浒传》武大郎卖炊饼,经过长久的发展,烧饼渐渐演变成各种形式,早餐最常见。
中国人对烧饼的喜爱好像是不分南北的,因各地加以不同的配料、烹饪方法,而被赋予不同的灵魂。
今天为大家安利几种比较出名的烧饼。
陕西锅盔
锅盔是陕西八大怪之一。人称“睁眼锅盔像锅盖”,即象头盔状,素以“干、酥、白、香”著称。干硬耐嚼,内酥外脆,白而泛光,香醇味美。
“乾县有三宝,锅盔、挂面、豆腐脑。锅盔的特点是用油和面,文火炕制,中空、外酥、里起层、边厚、吸汁,不漏汤。
相传周文王伐纣时锅盔就被用做兵士的军粮,在陕西西府一带,至今还有一个锅盔品种叫“文王锅盔”。
吃起酥、闻起香、耐存放、寿命长,并演变成为椒盐锅盔、葱香锅盔、五香锅盔、香椒叶锅盔、咸甜锅盔等多种形式。
新疆烤馕
烤馕在新疆的历史很悠久,在中国许多史料中都有记载。
馕,古代称“胡饼”、“炉饼”。在一千多年前,吐鲁番人就会做精细美味的馕了。白居易在《寄胡饼与杨万州》这首诗中说:“胡麻饼样学京都,面脆油香出新炉。寄予饥馋杨大使,尝看得以辅兴无。”
贾思勰著的《齐民要术》中摘录了“食经”关于做馕的技术资料,可见馕在中国食谱中由来已久。
馕的品种很多,大约有50多种。主要有肉馕、油喀、窝窝馕、片馕和芝麻馕等。维吾尔老乡出远门,会在腰上的布兜里装进几块馕;坐火车去内地,也常常带着一提包的油馕,一路当食,省钱又方便。
呼市焙子
焙子是呼和浩特特有的小吃,是回族面点名品,都是小麦面发酵,兑碱烤制而成的。
呼市的焙子有白焙子、黑焙子、牛舌头、糖三角、油旋儿、麻辣、豆沙,形状各异,口味有别。
焙子是将发酵的白面兑食用碱揉匀,再分别掺入植物油、糖、盐、鸡蛋等,成形后放入特制的炉灶先烙后烘烤而成。
烙焙子讲究三净:和面的手净、面盆净、面案净。是早点中最广泛,最经常的主流食品。
马蹄烧饼
马蹄烧饼又称驴蹄烧饼,是鲁北各种面食中的一种,流传于惠民一带。
先揪一块50克的发面,内放椒盐、油,外沾芝麻粒儿,然后放在平案板上,擀成面饼,右手捏面饼的边儿,与张开虎口的左手相挤靠,就形成马蹄形,两面刷红糖水,单手托人炉内,粘在炉顶的内壁上,烤好时出炉,色泽黄中透红,圆面儿稍鼓,活脱一只马蹄。
马蹄烧饼分红、白两种,红马蹄用红糖色糖水沾芝麻,带甜味;白马蹄用白清水沾芝麻,外焦里香,咸甜相间。
清代《北京生活彩图》有一幅“赏吊炉烧饼图”,上面的释画文字称:“其人用泥炉一个,内烧劈柴,铁链挂在梁间,以白面做成烧饼,上沾芝麻,放在泥炉的铁盘内,少刻即熟,名曰吊炉烧饼。”
唐山棋子烧饼
唐山市的棋子烧饼,是唐山市很有名气的产品。
它是用猪油和香油和面,馅料主要有豆沙、猪肉、糖、什锦、火腿等多种原料,最初是用缸炉烤制而成。形状如小鼓,个头像棋子,所以取名棋子烧饼。
唐山棋子烧饼,最早起源于丰润区,是皇帝出京南巡、东北人进京的必经之路,街头巷尾客商云集。
棋子烧饼也渐渐享誉海内外,成为唐山人的骄傲。
你最中意哪款烧饼呢?
河北石家庄市张营村钢炉和油酥烧饼特别好吃
油酥烧饼,还有正宗的延津火烧
武大郎烧饼最好吃啦!
黄山烧饼
小时候物质比较匮乏能吃上一次烧饼就已经非常奢侈了,每次进城的时候都希望家长给买个烧饼吃;大圆盘形状的,带芝麻的这种是比较薄的。还有一种和碗口大小比较厚的,特别是五香的刚出锅的最爱吃了。现在还有新疆的馕,大而且厚,此外还有在济宁附院附近吃的那种叫肉火烧也很好吃。
以上就是我吃过的比较好吃的烧饼,你吃过吗?欢迎评论区评论。
山东聊城市茌平吊炉烧饼最好吃【民间很有特色的一款小吃、博平马蹄烧饼又被称做是吊炉烧饼】
南方我还是钟爱恩施老家的武大郎烧饼,用观音土做成的吊炉,把饼倒贴在炉壁上,小火慢烤十分钟左右,做法和锅盔有点类似但揉饼加料又完全不一样,做出来没有锅盔那么硬越嚼越香的口感。
再就是去南京吃过用鸭油做的烧饼了,吃的满嘴鸭肉的香味,可能口味不一样吃得又少了一点饼的感觉。
当然北方的烧饼我相信更有特色,毕竟千百年来都是以面食为主,肯定有区别于南方的口味,有机会也会去尝尝。
一个是卅年前西安的白吉饼,一个是潼关老街道的烧饼。既有特色,又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