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中午的雅称(古代对傍晚的雅称)

代表中午的雅称(古代对傍晚的雅称)

一、午的别称

1、午时即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

2、正午十二时又有平午、平昼、亭午等别称。如宋苏舜钦《紫阁寺联句诗》:“日光平午见,雾气半天蒸”,并且这时候太阳最猛烈。

3、中国古代把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等於现今的两小时,而午时也属于十二时辰制,所以为2个小时,并且十二时辰制在西周时就已使用。

二、中午有什么别称么

中午的雅称有正午、晌午、昼时、午时等,中午昰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现代人们把一天分为24个小时段,中午昰指二十四小时时间段的12点或12小时时间段的中午12点时间,昰一天的正中时间。

三、古时下午称什么

古时下午一般称晡时,指的是下午3点3到5点这段时间,古代一般把一天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个小时,相传是古代人根据十二生肖中动物出没的时间来命名的,子时,丑时,寅时,卯时,辰时,巳时,午时,未时,申时也称晡时,酉时,戌时,亥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