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旅游资源调研报告(贵州风土人情调研报告)
贵州存在哪些名山大川
多彩贵州欢迎您!
贵州好玩的地方挺多,说说我去过的地方。
一、黄果树瀑布风景区,去过四次,水大时很壮观
二、西江千户苗寨,去过三次,前两次呈原生态,后一次商业气息太浓
三、黔灵山公园,去过三次,性价比最高,门票五元,有山有水有猴子,还有动物园。甲秀楼,白天、夜景都美
四、梵净山,去过两次,运气都不好,雾蒙蒙的,啥都看不见,红云金顶也没开放,要去的话,真的要山上晴空万里才行
五、镇远古城,去过一次,感觉很好
六、遵义会址,去过无数次,因为离家不远,时时去感受幸福。苟坝会议会址,去过五次。
七、绥阳双河溶洞、双河谷,亚洲第二长洞,去过五次,去过这个溶洞之后,别的溶洞可以不去了。
八、青岩古镇,5A景区,我对古镇不太感冒,但也可以去感受一下
九、荔波大小七孔,樟江上的美景,去过一次
十、肇兴侗寨,春晚分会场,值得去,去过一次
十一、岜沙苗寨、占里苗寨、小黄侗寨,去过一次,岜沙是最后一个枪手部落,占里男女比例1:1,据说有换花草。小黄侗寨是侗族大歌之乡,好听极了
十二、朗德上寨,去过两次,第一次不要门票,第二次要门票,现还属原生态,有外国人常住,值得去。表演不比西江千户苗寨差。南花、季刀苗寨未开发,纯原生态
十三、赤水大瀑布、佛光岩,门票都90,贵了点,去过一次。红石野谷门票30,里面很漂亮,值得一去,也去过一次。赤水竹海没去,因为我老家蜀南竹海,所以对竹子不感冒
十四、南江大峡谷,去过一次,里面钙化瀑布多
十五、贵阳花溪天河潭,去过一次,值得玩
十六、百里杜鹃,去过三次,洪关太阳坪,去过几次,杜鹃花美
十七、加傍梯田,去过一次,秒杀别的梯田,不要门票
十八、威宁草海、兴义万峰林、马岭河大峡谷,龙里大草原,据说不错。
贵州好玩的多,不妨都玩玩,夏天好凉快的,爽爽的贵州欢迎您
你喜欢贵州吗为什么
作为土生土长的贵州人,当然喜欢贵州,特別是这里的气候。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力度加大,相信贵州的发展会越來越好、越来越发达,人文综合素质也一定会越来越高……总之,贵州的明天一定会更好……
贵州旅游收入为何能超云南
贵州旅游业为什么会超过云南?来看看贵州对全国游客是多么好
2019年,贵州的旅游业又实现了进步。全年,贵州接待游客113566.8万人次,再次夺得年度第一,超出第二名山东2亿人次。旅游收入方面,2019年贵州旅游收入达到了12321.81亿元,位居全国第三位,仅次于江苏和广东,位居西部第一。作为对比,云南如今的旅游业却没有贵州如此红火了。2019年,云南旅游收入为11035.2亿元,位居全国第六。
贵州主要景区分布
如果单从旅游资源的丰富程度来看,云南的确比贵州更有优势。云南拥有昆明滇池、大理古城、丽江古城、玉龙雪山、西双版纳、香格里拉、三江并流等大气磅礴的景区。而贵州呢?只有在溶洞、瀑布和民族风情方面占据优势。那么为什么贵州的旅游业发展会超过云南呢?
贵州机场分布
首先,就是交通问题。云南的交通发展没有贵州好。贵州如今高速公路里程达到了7000公里,位居全国第四。而面积是贵州两倍多的云南只有6000公里。在高铁方面,贵州主要的城市都已经有了动车,而云南只有少量的城市拥有动车。贵州主要的景区都被高速公路和高铁覆盖,大大减少了人们的出行时间,节约了成本。贵州还在主要景区之间、高铁站和景区之间开通旅游直达车,可以说十分方便。
2024年贵州旅游总收入
10月8日,来自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的消息显示,根据初步测算,10月1日至8日,贵州共接待游客5190.69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67.21亿元;按可比口径测算,假日前七天分别恢复到去年同期水平的84.10%和76.71%。
?
假日期间,全省A级旅游景区开放率为97.5%,省博物馆、省图书馆、贵州美术馆等重点文博场馆“不打烊”、全面开放。黄果树旅游景区等推出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夜间旅游项目,点亮贵州“夜经济”。贵州乡村游、田园游、生态游、红色游人气持续旺盛,越来越多的游客慕名来到贵州尽享养眼、养肺、养胃、养身、养心“五福”。各地各旅游景区抢抓机遇,举办特色鲜明、参与性强、内容丰富的文旅活动,让游客慢下来、留下来、住下来。第三方调查显示,假日期间来黔游客花费构成中,购物、餐饮、交通三项花费占比高,分别为24.4%、20.3%、19.7%。
?
据统计,假日期间,全省纳入监测的111家旅游景区共接待游客593.1万人次,门票收入10114万元,其中累计接待游客10万人次以上的景区有16家;纳入监测的33家温泉景区游客接待量达36.8万人次,门票收入2261.3万元;纳入监测的143家旅游饭店平均出租率为63.9%,其中平均出租率超过80%的有29家。10月1日至7日,全省共受理处置有效投诉20起(10月8日未接到有效投诉),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77.43%。
?
为维护良好的旅游环境,自8月以来,贵州各级文旅、公安、市场监管、消防等部门联合关闭投诉集中的购物店33家,公安部门对40余名经营业主和相关人员依法采取留置调查,省文化和旅游厅向省扫黑办、省公安厅移交涉嫌胁迫欺诈购物线索2件。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