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好汉中的绿林原指什么地方(什么叫绿林好汉)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绿林好汉中的绿林原指什么地方,什么叫绿林好汉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绿林好汉为什么叫绿林
绿林好汉,最初是西汉末年王匡王凤领导的一只起义军的统称,他们聚集在绿林山(今湖北当阳绿林山),以推翻王莽政权为口号,后来不断壮大形成了四股大势力。后发展为绿林好汉泛指结伙聚集山林之间反抗政府或抢劫财物的有组织集团。这也是绿林好汉为什么叫绿林的原因。
绿林军自诞生之日就以反朝廷为宗旨,所以后世那些“聚众山林、反抗朝廷”的英雄豪杰都被称作绿林好汉。个人形象突出、集体主义色彩隆重而且影响很大的,在英雄传奇小说中有隋末瓦岗寨众英雄和北宋末年的梁山好汉。绿林好汉多受儒家影响忠义等思想为其精神原动力。《后汉书·刘玄传》:“王莽末,南方饥馑,人庶群入野泽,掘凫芘而食之,更相侵夺。……于是诸亡命马武、王常、成丹等往从之;共攻离乡聚,臧于绿林中,数月间至七八千人。”
扩展资料:
西汉末,天凤四年(17年),荆州一带发生饥荒,新市人王匡、王凤因为善理争执,在乡里有威信,被饥民推举为“渠帅”,后马武、王常、成丹也率部加入。他们啸聚绿林山(今湖北大洪山),人数达到8000多人。后遂称除暴安良、杀富济贫的英雄为绿林好汉。
绿林军势如破竹,以绿林山为根据地,相继攻下竟陵(今湖北天门)、云杜(今京山县北)、安陆等地,拥众5万。公元22年,由于瘟疫流行,为了保存实力,绿林军决定分兵进击,王常、成丹南下江陵,号称“下江兵”,王匡、王凤、马武及其支党朱鲔、张卬等北上南阳,号“新市兵”。平林(今湖北随县东北)人陈牧、廖湛,这时也聚众数千响应,与新市兵会合,称“平林兵”。
“平林兵”兵发南阳时,舂陵侯刘仁的后人刘玄,就是后来称帝两年多的更始皇帝,因为父亲刘子张当初被蔡阳国亭长酒后辱骂,怒杀亭长。十年后,亭长之子复仇,杀了刘玄的弟弟刘骞,刘玄结宾客报仇,不想对方反而买通了宾客。刘玄走投无路,于是就投奔了绿林军平林部,陈牧封其为安集掾之职。
与此同时,刘玄的同族刘縯、刘秀兄弟,也在南阳起事,组成“舂陵兵”,与新市兵、下江兵、平林兵一同作战,这四大派系就构成了绿林军的主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绿林好汉
绿林好汉中绿林的意思
绿林好汉中绿林指的是绿林军的根据地,现湖北省境内的绿林山。
一、绿林好汉读音
lù lín hǎo hàn。
二、绿林好汉意思
指聚集山林、反抗官府的起义者。旧时也指抢劫财物的强盗。
三、绿林出处
《后汉书·刘玄传》:“王莽未;南方饥馑;人庶群入野泽;掘凫茈而食之;更相侵夺。新市人王匡、王凤为平理诤讼;遂推为渠帅;众数百人。于是诸亡命马武、王常、成母等往从之;共攻离乡;聚减于绿林中;数月间至七八千人。”
四、绿林好汉造句
1、梁山泊的英雄们劫富济贫,反抗强权,真称得上是绿林好汉。
2、这么说来,你真的是那位名扬四海的绿林好汉喽?
3、当年郑成功收复台湾时,收服了许多绿林好汉,这也是他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
4、要知道,白杆兵在云贵川一带颇有名气,官面人物、各地土司、绿林好汉们,谁见了不给几分面子。
5、想不到你也是叱咤风云多年的绿林好汉啊。
6、这元堂主本是与雷霆堂齐名的风鹤堂的大当家,只不过雷霆堂虽然是绿林好汉结集,但是行的是劫富救贫之名,名声自然要高于风鹤堂一些。
7、事实上,整部有关绿林好汉的剧集中普遍充斥着一种同性情结。
8、我要讲述一位绿林好汉的故事。
绿林好汉的代表人物
1、卢俊义
卢俊义绰号“玉麒麟”,武艺高强,棍棒天下无双,江湖人称“河北三绝”。祖居北京大名府(今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有妻子贾氏、管家李固、仆人燕青。
原本是河北大名府富商、大财主、员外,被吴用等人利用李固与贾氏的奸情,使计骗上梁山,后来成为梁山第二首领。卢俊义和宋江一同受招安后,征讨了辽国、田虎、王庆、方腊,官至武功大夫、卢州安抚使。
2、宋江
原为山东省郓城县押司,眉似卧蚕,眼似龙凤,唇红囗方,身材矮小,面目黝黑,为梁山起义军领袖,在一百零八将中稳坐梁山泊第一把交椅,为三十六天罡星之首的天魁星。
因私放晁盖等人,被小妾阎婆惜捉住把柄,以至于杀了阎婆惜后连夜逃走,期间结交诸多英雄好汉,辗转周折上了梁山。并接受了九天玄女赠送的天书,之后带兵征讨祝家庄和高唐州。
3、柴进
柴进,绰号小旋风,沧州人氏,后周皇裔,人称柴大官人。曾帮助过林冲、宋江、武松等人,仗义疏财,后因李逵在高唐州打死殷天锡,被高廉打入死牢,最终被梁山好汉救出,因此入伙梁山。梁山大聚义时,排第十位,上应“天贵星”,掌管钱粮。
征方腊时曾化名柯引,潜入方腊军中卧底。征方腊后授横海军沧州都统制,后辞官回乡,得以善终。
4、李应
李应是《水浒传》中的人物,绰号扑天雕,郓州人氏,原为李家庄庄主。曾修书给祝家庄,索要时迁,却被祝家庄拒绝,与祝彪交战时又被暗箭所伤,因而与祝家庄交恶。
梁山攻灭祝家庄后,将李应全家骗上梁山。梁山大聚义时,排第十一位,上应天富星,掌管钱粮。征方腊后授中山府郓州都统制,后辞官回乡,重做富豪。
古代时期的绿林好汉指的是什么意思
绿林好汉这个词最早出现在西汉末年。西汉末年王莽篡位,建立新朝,但是新朝的各项制度过于超前,是不适合当时的社会状况的,所以民怨四起,各地不断有农民起义军,揭竿而起,讨伐王莽政权。其中有一支是王匡王凤领导的,他们在绿林山聚集,反抗统治阶级,被称为绿林起义军,这次起义也被称为绿林起义。他们为了团结各方反抗势力,就打出恢复汉室的旗帜,推举了皇族刘玄为帝。刘玄即位后称更始帝,不久在跟赤眉军的交战中失利,结果投降被杀,绿林军也被赤眉军剿灭了。
绿林军自诞生之日就以反朝廷为宗旨,所以后世那些“聚众山林、反抗朝廷”的英雄豪杰都被称作绿林好汉。个人形象突出、集体主义色彩浓重而且影响很大的,在英雄传奇小说中有隋末瓦岗寨众英雄和北宋末年的梁山好汉。
我们说起这些绿林好汉多半想起的也是水浒传中的各位好汉形象,毕竟他们是当时百姓眼中敢于反抗的那批人。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有人可以打破现状,追求更好的生活,是值得被人记住的,但是各位好汉多是出身草莽,不是正规军队,也大多没什么文化,所以难免做出种种恶行,说是劫富济贫,但是对当地的治安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其实很难评判他们的好坏,他们是一群人并不是单个人好管理,利用好了可以是终结乱世的一股助力,若是不加以管制,就是为祸一方的毒瘤。他们大多贫苦出身,生于乱世,民不聊生,投身绿林也是为了活路。如果做良民可以生存下去,谁也不会愿意落草为寇,投身绿林吧。总归还是时势造就的这一群体。随着历史发展,已经淹没在历史的长河里了。
绿林好汉中的“绿林”原指什么地方
绿林好汉中的“绿林”原指绿林山,在今天湖北境内。
西汉末年,在王莽寡汉后,由于王莽的经济和政治的政策的严重错误,造成了民不聊生,所以爆发了绿林赤眉起义。绿林指的是绿林山,在今天湖北境内,是绿林起义的爆发地点。
绿林山在湖北省中北部,介于江汉平原和南阳盆地之间、桐柏山的西边,有个方圆约350平方公里的山脉---大洪山,横跨随州、荆门两地三市区(随县、钟祥、京山)。大洪山地处我国中央造山带南侧、秦岭造山带与扬子板块的结合部。大洪山山连山山山相连,山峰多在800米以上,万山重叠、沟壑纵横、山高林密。
扩展资料:
出处典故
王莽的新朝持续时间比较短,从公元8年到公元23年,只有15年时间。王莽的位子来得名不正言不顺,而且太过超前的革新搞得社会大乱,老百姓困苦不堪,因此在新朝末年,天下已然大乱。各地英雄豪杰揭竿而起,王匡、王凤领导的绿林军就是其中一支相当有实力的势力。
尤其是后来的东汉开国皇帝汉光武帝刘秀,在昆阳之战中如有神助,将王莽大军杀得丢盔弃甲。绿林军诞生在新市,新市在哪里呢?在如今的湖北省荆门市下的京山市境内(一说在今荆州当阳县东北)。这支义军驻扎在绿林山,号称“绿林军”。
在湖北省中北部,介于江汉平原和南阳盆地之间、桐柏山的西边,有个方圆约350平方公里的山脉---大洪山,横跨随州、荆门两地三市区(随县、钟祥、京山)。
大洪山地处我国中央造山带南侧、秦岭造山带与扬子板块的结合部。大洪山山连山山山相连,山峰多在800米以上,万山重叠、沟壑纵横、山高林密。大洪山屏障江汉,雄镇荆襄,地形复杂,便于藏身,进可攻退可守,因此得到绿林好汉(绿林军)的青睐。
绿林山是大洪山系的一个山峰,在如今的京山市绿林镇境内,绿林山有国内唯一保存完好、被誉为“神州第一古兵寨”的绿林寨。当年绿林军最初就是在这里安营扎寨,进攻周边的州县云杜(今京山)、竟陵(今天门)、安陆等地,然后一步步席卷全国,转战各地,最终推翻了王莽的新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绿林(词语解释)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绿林好汉
好了,关于绿林好汉中的绿林原指什么地方和什么叫绿林好汉的问题到这里结束啦,希望可以解决您的问题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