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草覆盖土豆种植技术(稻草种土豆怎么种)

稻草覆盖土豆种植技术(稻草种土豆怎么种)

一、土豆冻害如何预防

早春马铃薯冻害发生几率大,受害重,要根据天气预报及时做好预防和抢救工作。第一,播种时应适当深开穴、覆地膜。穴深10~12厘米,覆土后,留有2厘米深的土穴,后覆盖地膜。幼苗出土后,可先在地膜下面生长,在苗的上方用竹针将薄膜扎一个小孔,以便通气。幼苗在地膜下面生长可以躲避早春季节的低温危害。3~5天,待幼苗生长顶着薄膜时,再开口放苗,结合放苗进行培土,封严薄膜。第二,及时喷施600倍天达2116壮苗灵,提高植株的耐寒、抗冻能力和对各种恶劣环境条件的适应性能。要特别注意在霜前3~5天和霜冻发生后,立即喷施600倍天达2116壮苗灵+200倍红糖液+3000倍有机硅液。喷施时注意茎叶的正反面都要均匀着药,3~5天后再喷一次,即可有效预防和缓解低温、晚霜对马铃薯的危害。第三,加强中耕提高地温。

二、鸡粪怎么种土豆

1、谢谢悟空邀请!“鸡粪怎么种土豆?"

2、题主好,我是老岳。很高兴跟大家介绍下这个问题。鸡粪用来种植土豆,首先要将生鸡粪进行腐熟加工处理,否则,用生鲜鸡很容易造成土豆根苗灼烧,影响作物正常生长,甚至导致死亡。因此,鸡粪用来土豆,首先要发酵腐熟成有机肥后施用。

3、自然发酵是鸡粪有机肥制作的最好方式,可以把鸡粪平铺晒干,等到鸡粪的干度到达一定的程度就可以堆积起来,如果有条件在鸡粪有机肥堆上盖一层塑料布防止水分过渡流失,然后等待鸡粪自然升温。

4、当鸡粪的内部问题达到70度左右时,需要再次把鸡粪摊开,降温之后重新堆积起来,这样反复2-3次,待鸡粪堆不在升温到50摄氏度以上时,发酵就完成了。

5、鸡粪腐熟有机肥的肥力比较强劲,微潮不湿却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当鸡粪有机肥的干燥层度在90以上是时达到国家标准,如果过分的干燥则会影响有机肥中的氮磷钾等养分,造成氮磷钾的流失,影响肥效。

6、长期使用鸡粪有机肥可以明显的提高土地肥力,能够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在后期可以逐步的代替化肥,而且长期使用能够提高农作物的品质,使农作物的外观饱满、充满光泽,根茎发达,提高产物的产量。

7、使用鸡粪种植土豆比化肥效果要好,一是鸡粪的肥效期比化肥的肥效期长。二是对肥沃土壤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三是基本没有什么污染,种出来的土豆属于绿色食品。

8、以上介绍希望能帮助到朋友,如有什么意见和看法请留言。欢迎大家评论,分享您的好经验。

三、大棚土豆种植技术有谁知道

恺易物联网是做现代农业服务的,这个问题我来回答一下。

土豆是一种受欢迎程度很高的蔬菜,全年的市场销售额都是比较可观的,因此土豆和大棚的结合更是一个顺势而为的事情。

马铃薯是块茎植物,它的块茎是在土壤里形成和长大的,所以要求土壤疏松肥沃,土层深厚,土壤砂质、中性或微酸性(PH=5.8~7.0)排水通气良好的地块,具备排灌功能最佳。前茬选玉米、小麦、谷子茬。

特别是马铃薯与葱、蒜一类蔬菜轮作,不仅可调节土壤养分,提高产量,这些蔬菜作物能分泌一种植物杀菌素,有杀死晚疫病及其它病菌作用。忌同甜菜、萝卜、胡萝卜等块根作物轮作,它们一样消耗土壤中大量钾,会导致土壤钾肥不足,同时发生共同病虫害。

马铃薯属于深耕作物,要求有深厚的土层和疏松的土壤。深耕有利于根系的生长发育和块茎的形成膨大,同时还使土壤疏松,消灭杂草,增强通气性,促进微生物活动,增加土壤中的有效养分,提高抗旱排涝能力。所以整地提倡深耕细耙,要求深耕20~25厘米,然后耙细耢平,达到上松下实、无坷垃,为马铃薯生长、结薯、高产创造良好的土壤条件。

有机肥和农家肥于耕前混合施于土壤中,一般施腐熟的牲畜粪30吨/公顷,与土壤拌匀,促进土壤熟化和疏松。化肥硫酸钾300千克/公顷,二铵900千克/公顷。为防治地下害虫,可将3%的辛硫磷颗粒剂40~50千克/公顷与农家肥混匀一并深耕入土。整地后,作宽1.0~1.2米的畦,畦沟宽30厘米、深20厘米。在畦中开浅沟,宽10~15厘米、深8~10厘米,用于浇水。

播种前15天左右把种薯放在15~20℃的阳光充足的室内、温室、塑料大棚的地上,铺2~3层,并且经常翻动,使每个块茎都充分见光,当芽长到0.5~1厘米时,切芽块播种(一级原种整薯播种)。大中薯从上向下纵切4~5块,一般切块应在40~50克,至少含有1个芽眼,多可达2~3个芽眼;小于50克的种薯不切块,提倡整薯播种。切刀用高锰酸钾消毒后再用。种薯切块后,用混有杀菌剂的草木灰拌种,防止切块腐烂。

马铃薯适宜播期为10厘米土温保持7~8℃,大棚播种马铃薯视棚室条件,可选择3月初至4月初播种。畦上开沟点播,一般1.0~1.2米畦上2行,芽眼向上摆放(按在土里),播种深度8~10厘米。播后喷施96%异丙甲草胺2000~3000毫升/公顷,然后盖膜。可在每2畦再建小拱棚1个。达到3膜:地膜、普通小棚膜、大棚。在马铃薯出苗前,严禁浇水,以防烂种。大棚马铃薯栽培一般在作畦时施入底肥。

考虑生产目的、品种类型、自然条件等因素,综合参考田间配置方式,播种密度是增产的重要环节。一般行距60厘米(1.2米畦上2行),株距25~30厘米。早熟品种及高肥力的土壤可密植,公顷保苗6~7万株,晚熟品种及肥力较低土壤当稀植,公顷保苗5~6万株。

种棚是很辛苦的事,温湿度、光照都需要实时监控,需要长时间待在棚中,稍有不慎就会减产。建议大家可以配备一个监测大棚内温湿度和光照度的小设备,恺易物联网研发的这个“棚博士”,便宜又方便,可以直接固定在大棚中,不用接线,直接就能手机远程查看监测到的数据,很方便,如果棚内温湿度异常,系统会自动报警,没有后顾之忧,而且太阳能充电,不用担心断电,可以说是棚友必备的看棚神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