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窗洞口构造柱规范(填充墙门窗洞口边设构造柱)

门窗洞口构造柱规范(填充墙门窗洞口边设构造柱)

门窗洞口尺寸大于多少需要设置构造柱

门窗的窗间墙宽度小于1000mm,和门窗洞口宽度大于或等于2100mm时,必须设置构造柱。

构造柱:

在砌体房屋墙体的规定部位,按构造配筋,并按先砌墙后浇灌混凝土柱的施工顺序制成的混凝土柱,通常称为混凝土构造柱,简称构造柱(建筑图纸里符号为—GZ)。

构造柱设置规范:

按照抗震规范要求,构造柱主要设置于抗震墙中。

120(或100)厚墙当墙高小于等于3米时,开洞宽度小于等于2.4m,若不满足时应加构造柱或钢筋混凝土水平系梁;

180(或190)厚墙当墙高小于等于4m,开洞宽度小于等于3.5m,若不满足时应加构造柱或钢筋混凝土水平系梁。

墙体转角处无框架柱时、不同厚度墙体交接处,应设置构造柱。

当墙长大于8m(或墙长超过层高2倍)时,应该在墙长中部(遇有洞口在洞口边)设置构造柱。

较大洞口两侧、无约束墙端部应设置构造柱,构造柱与墙体拉结筋为2Φ6@500,沿墙体全高布置。

门窗洞口构造柱设置

门窗洞口构造柱是指为了在门窗洞口处增强承重能力而设置的立柱。在建筑设计中,门窗洞口通常会削弱原始结构的承重能力,因此需要通过设置构造柱来补强洞口处的承重能力。构造柱的设置要考虑多方面因素,包括地基状况、建筑结构、设计要求等。一般来说,构造柱的设置应该在地基建设阶段考虑,以确保建筑结构的稳固性。构造柱的数量和位置应该根据设计图纸和建筑规范确定,以确保柱子的承重能力和稳定性。此外,构造柱的材料选择也很重要,一般使用钢筋混凝土、钢结构等材料。总之,门窗洞口构造柱设置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在设计、施工中需要精心制定方案,以确保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承重能力。

门洞构造柱设置规范要求

门窗洞口大于或等于210cm时,且窗间墙宽度小于

100cm时需要设置构造柱。根据工程抗震设防烈度不同导致标准也有区别。窗边构造柱最小截面可采用

2.4cmx1.8cm,纵向钢筋宜采用4中12,箍筋间距不宜大于2.5cm,且在柱上下端宜适当加密,房屋四角构造柱要加大截面和配筋。

墙长大于5m,或墙长层高2倍时,墙顶和梁要做拉结措施,中部要加设构造柱。墙高在4m以上时,墙体半高设置和柱连接贯通的钢筋混凝土水平系梁。当墙高在6m以上时,每2m要设置和柱连接水平系梁,梁截面高度不得低于60m。

门洞口构造柱设置规范

门窗洞口大于或等于210cm时,且窗间墙宽度小于

100cm时需要设置构造柱。根据工程抗震设防烈度不同导致标准也有区别。窗边构造柱最小截面可采用

2.4cmx1.8cm,纵向钢筋宜采用4中12,箍筋间距不宜大于2.5cm,且在柱上下端宜适当加密,房屋四角构造柱要加大截面和配筋。

墙长大于5m,或墙长层高2倍时,墙顶和梁要做拉结措施,中部要加设构造柱。墙高在4m以上时,墙体半高设置和柱连接贯通的钢筋混凝土水平系梁。当墙高在6m以上时,每2m要设置和柱连接水平系梁,梁截面高度不得低于60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