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鹃花红蜘蛛(地栽杜鹃花要注意什么)

杜鹃花红蜘蛛(地栽杜鹃花要注意什么)

一、杜鹃花发生红蜘蛛打什么药

1、发现个别叶片上有红蜘蛛时,应及时摘除虫叶并烧掉。有条件的可人工释放天敌,如瓢虫、草青蛉、蓟马等,进行生物防治。若发现较多叶片有红蜘蛛时,可进行药剂防治,如喷洒40%三氯杀螨醇800至1000倍液,对成虫、若虫、幼虫和卵均有较强的杀伤力,只要喷洒均匀,效果良好。

2、发现个别叶片上有红蜘蛛时,应及时摘除虫叶并烧掉。有条件的可人工释放天敌,如瓢虫、草青蛉、蓟马等,进行生物防治。

3、若发现较多叶片有红蜘蛛时,可进行药剂防治,如喷洒40%三氯杀螨醇800至1000倍液,对成虫、若虫、幼虫和卵均有较强的杀伤力,只要喷洒均匀,效果良好。

二、杜鹃花的虫害主要哪几种

1、杜鹃常见的虫害有:红蜘蛛、军配虫、蚜虫、短须蜗等。

2、红蜘蛛体形微小,但对杜鹃危害严重。高层楼房萌养杜鹃最容易出现此类虫害。防治方法是进行人工捕杀。

3、军配虫成虫体小而扁平,长约4毫米,黑色,是对常绿杜鹃危害最严重的一种害虫,常在叶片背后刺吸叶液为害,被害处叶面上面出现黄白色斑点,使叶片脱落,造成树势衰弱,影响生长及开花。温室中杜鹃极易发生此虫。

4、蚜虫主要危害杜鹃幼枝叶,轻者可使叶片失去绿色,重者使叶片卷缩,变硬变脆,不能吸收养分,影响开花。防治方法是平时要特别注意越冬期的蚜虫,入冬后可在植株上喷洒一次5度的石硫合剂,消灭越冬虫卵,铲去花卉附近杂草,消灭虫源。

5、土壤:杜鹃喜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但由于各专类园和景观都要用水泥做道路和铺装,使得杜鹃栽植地土壤板结,碱性严重,所以必须把栽植地的土壤进行更换,并加一定量的泥炭土。

6、长江以南地区以地栽为主,春季萌芽前栽植,地点宜选在通风、半阴的地方,土壤要求疏松、肥沃,含丰富的腐殖质,以酸性沙质壤土为宜,并且不宜积水,否则不利于杜鹃正常生长。栽后踏实,浇水。

7、栽种:杜鹃最适宜在初春或深秋时栽植,如在其它季节栽植,必须架设荫棚,定植时必须使根系和泥土匀实,但又不宜过于紧实,而且使根茎附近土壤面呈弧形状态,这样既可保护植株浅表性的根系不受严寒的冻害,又有利于排水。

8、温度:4月中、下旬搬出温室,先置于背风向阳处,夏季进行遮荫,或放在树下疏荫处,避免强阳光直射。生长适宜温度15-25℃,最高温度32℃。秋未10月中旬开始搬入室内,冬季置于阳光充足处,室温保持5-10℃,最低温度不能低于5℃,否则停止生长。

9、浇水:一般春秋季节,对露地栽种的杜鹃可以隔2-3天浇一次透水,在炎热夏季,每天至少浇一次水。日常浇水,切忌用碱性水,浇水时还应注意水温不宜过冷,尤其在炎热夏天,用过冷水浇透,造成土温骤然降低,影响根系吸水,干扰植株生理平衡。

三、杜鹃花上有虫该怎么办

养花有一个很重要的工作,那就是花卉的病虫害预防和治理,就像杜鹃花,也是会有虫害的哦,那么,杜鹃花有虫子是怎么回事呢,杜鹃花生虫子该怎么办呢?下面小编为您介绍杜鹃花常见的几种虫害和灭虫方法。

(1)军配虫:成虫体小而扁平,长3.5-4.0毫米,黑揭色。前翅折叠时形成“X"形花纹,翅面密布网状纹。若虫体暗褐色,身上有明显的刺状物。成虫、若虫群集于寄主叶背主、侧脉附近吸食危害。被害叶面上出现黄自色斑点,同时在叶背还可见到很多黑褐色虫粪和(脱)皮壳。可喷洒50%西维因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50%辛硫磷或50%杀螟松乳剂1000-1500倍液防治。

(2)短须蜡:主要在叶背主脉附近刺吸汁液,7-9月为发牛旺盛期,常引起杜鹃大量落叶,严重影响生育和观赏。

此外,还有叶蜂、介壳虫和蓑蛾等。

生理病害:杜鹃黄化病是一种生理性病害,发病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土壤碱性:杜鹃喜酸性土壤.若栽植在碱性土中会使杜鹃叶片发黄,甚至枯死。

土壤缺铁:培养土中铁元素不足,叶绿素合成受到影响.叶片变小,呈黄白色,尤以幼叶表现最为明显。二者有连带关系,碱性往往导致缺铁。

养护不当:光照过强或不足、浇水过多、施肥过量或不足、土壤M重等.都会引起生理障碍,使杜鹃生长不良.叶片出现黄化、脱落等现象。

对黄化病应针对上述原因,对症下药。如因缺铁引起的黄化,可喷洒或浇灌0.2%硫酸亚铁水溶液.每隔7天浇一次,连续浇3-4次,叶片即由黄转绿;对因土壤碱性引起的黄化,要对土质进行酸化处理,可以换用以腐叶吐为主的酸性培养土;如因养护不当引起的黄化,则需采取综合性养护措施。

关于杜鹃花红蜘蛛和地栽杜鹃花要注意什么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返回顶部